3月10日,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发布《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》,明确将石化、造纸、民航等六大行业纳入碳管理范畴,释放出加速产业低碳转型的强烈信号。面对更严格的碳排放约束,企业如何高效履约并实现绿色发展?慧得节能以“能源审计+节能优化”的创新模式,为广东石化提供科学减碳路径。
一、广东碳配额新政要点解读
1. 覆盖范围扩大
2024年纳入管理的控排企业增至258家,涵盖石化、造纸、民航、陶瓷、交通(港口)、数据中心六大行业,门槛为年碳排放1万吨或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。自愿申请机制同步开放,纺织、机场、公共建筑行业可申请加入。
2. 配额总量与分配方式
- 总量控制:2024年配额总量9400万吨,其中控排企业免费配额占93%(石化等行业95%,自愿行业97%)。
- 分配方法:按行业特性采用基准线法、历史强度法、历史排放法,强化行业对标与能效提升导向。例如: - 数据中心采用基准线法,倒逼绿色算力发展; - 石化行业煤制氢装置使用历史强度法,推动技术升级。
3. 新建项目严控增量排放
2023-2025年新建项目需提前购足有偿配额(至少50%通过竞价购买),从源头遏制高碳扩张。
二、石化行业挑战:配额收紧与成本压力
作为重点控排行业,石化企业面临双重压力:
- 履约成本增加:免费配额比例降至95%,有偿配额需通过竞价购买;
- 技术升级紧迫性:历史强度法分配要求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
如何破局?“精准诊断+系统优化”成为关键。以广东石化为例,慧得节能通过以下步骤助力其应对新政:
三、慧得节能方案:从审计到优化的全链条减碳
1. 能源审计:摸清碳家底
- 对广东石化开展全流程能源审计,识别炼油、制氢等高耗能环节的碳排放热点;
- 结合配额分配公式(历史强度法),测算当前碳排放强度与行业基准差距,预判配额缺口。
2. 节能优化:技术赋能降碳
- 工艺升级:优化催化裂化装置能效,采用低能耗制氢技术;
- 余热回收:回收装置废热用于发电或供热,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.2万吨;
- 数字化管理:部署能源管控系统,实时监控碳排放数据,支撑配额动态管理。
3. 经济效益与配额增益
- 经测算,优化方案实施后,广东石化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8%,年节省配额超5万吨;
- 富余配额可通过碳市场交易变现,反哺技术改造投入,形成“减排-收益-再投资”良性循环。
四、行业启示:主动转型方能抢占先机
广东省碳市场政策持续收紧,传递明确信号:低碳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。企业需:
- 尽早开展碳盘查,对接配额分配规则;
- 引入专业机构制定节能降碳路径;
- 探索绿电、CCER等多元化履约手段。
慧得节能依托“一企一策”定制化服务,已助力多家石化企业实现合规降本与能效跃升。面对2025年碳配额履约大考,慧得愿与广东石化携手,共筑绿色竞争力!
上一页:
下一页: